丝网印刷的前世今生

丝网版画技术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丝绸印刷技术。最早的丝网印刷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版画,而是中国的丝绸和纺织品的印染。这一镂版技术,又称夹缬,始于秦汉,在唐宋时期织得到了广泛应用。

 

古代夹缬工具

白居易《玩半开花赠皇甫郎中》云:成都新夹缬, 梁汉碎胭脂。

 

《花鸟图夹缬屏风》绢本 日本正仓院藏

 

《南无释迦牟尼佛》夹缬绢 发现于中国山西应县木塔地宫

丝网版技术由中国传入日本。日本的工艺师和艺术家在16世纪和17世纪时开始将这种丝网印刷技术应用到织物和纸张上,发展出了更加精细的丝网印刷技法,镂孔版印染法,这也是丝网版画的初期形态,随后传入欧洲,开始用于纺织品和壁纸印刷。

20世纪初该技术开始在西方,尤其在美国和欧洲渐渐从工业领域走向艺术表达。

当代的丝网版画是出现了照片制版法后形成的。1914-1915年左右感光乳剂开始应用于丝网印,那时的感光乳剂还处于非常简单、原始和不稳定的状态,这是丝网版画的真正开端。

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,美国联邦政府通过WPA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)公共艺术项目雇佣艺术家制作公共艺术作品,这推动了丝网版画向艺术媒介转型,在美国的艺术领域开始崭露头角。虽然它最初多用于商业广告和工业印刷,但随着艺术家们的实验,这种技术逐渐被带入了艺术创作的范畴。艺术家们渴望找到一种经济且富有表现力的创作方式,丝网版画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。在这一时期,丝网版画主要被用于社会政治和宣传海报,尽管艺术家们还未能将其发展为独立的艺术形式,但丝网版画已显示出其在创作中的潜力。1938年,“丝网印刷”正式引入艺术界,由Anthony Velonis等人提出“Serigraphy”一词,强调其与商业印刷的区分。

《装饰帝国  》1939 Anthony Velonis 

 

1940年,美国版画家协会(National Serigraph Society)成立,推广丝网版画为纯艺术,在美国艺术界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关注。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后社会中,艺术家们开始更多地利用这一技术进行创作。美国著名艺术家如本·沙汉(Ben Shahn)和杰克逊·波洛克(Jackson Pollock)等,通过丝网版画创作了大量具有政治批判和社会反思的作品。在这一时期,艺术家们将丝网版画与抽象艺术、社会现实主义等风格相结合,推动了这一媒介的艺术化进程。与此同时,丝网版画作为一种成本较低且高效的技术,帮助艺术家们实现了作品的大量复制,使其能够在大众中广泛传播,进一步拓展了艺术创作的边界。

《无题》1951 Jackson Pollock

最重要的转折点出现在1960年代,这一时期丝网版画的地位和影响力达到了巅峰,丝网版画成为了波普艺术(Pop Art)运动的核心媒介,艺术家们通过这一技术来表达对消费主义、名人崇拜以及大众文化的反思。安迪·沃霍尔(Andy Warhol)无疑是这一变革中的关键人物,他通过丝网版画将大众文化中的图像,如金宝汤罐头、玛丽莲·梦露等,转化为艺术作品,通过重复的图像和鲜艳的色彩,呈现出消费文化的庸俗与虚伪,挑战了传统艺术的高贵和精致,使丝网版画成为探讨社会与文化现象的重要工具。沃霍尔的《金宝汤罐头》(Campbells Soup Cans)和《玛丽莲·梦露系列》不仅是波普艺术的经典代表,也推动了丝网版画成为表现现代消费社会的标志性媒介。

《金宝汤罐头》1962 Andy Warhol

 


《玛丽莲双联画》1962 Andy Warhol

与沃霍尔同时,罗伊·利希滕斯坦(Roy Lichtenstein)也通过丝网版画技术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。他将漫画艺术与丝网版画相结合,创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,如《看呀,米奇》(Look Mickey)。这些作品采用了鲜艳的色彩和粗犷的线条,模仿漫画的点画风格,是对大众文化的独特诠释。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丝网版画在艺术创作中的广泛适用性,同时也赋予了这一媒介全新的文化内涵,丝网版画逐渐成为表达自我和反叛传统的工具。

《工业和艺术 II》1969 Roy Lichtenstein

进入1970年代,艺术家们在创作中不断实验,推动了这一技法的多样化发展。极简主义艺术家如弗兰克·斯特拉(Frank Stella)通过丝网版画创作出几何抽象作品,探讨了形式与空间的关系。与此同时,其他艺术家如贾斯帕·约翰斯(Jasper Johns)和罗伯特·劳申伯格(Robert Rauschenberg)等,则通过拼贴、层叠的图像以及混合媒介的创作方式,将丝网版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,创造出更具深度和复杂性的艺术作品。这一时期的丝网版画不仅呈现出了更强的视觉冲击力,也在艺术表现的自由度上取得了突破,成为当代艺术家探索新媒介和新形式的重要途径。

《追溯 II1963 Robert Rauschenberg

借此媒介,艺术家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和思想,也探讨社会、政治、经济等更广泛议题,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崛起的先锋力量!

返回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