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使用 Cookie 来提升您的在线体验。继续浏览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。
首页 > 博客 > 艺术故事 > 绝版版画解读

绝版版画解读

来自 泠石艺术 August 6th, 2025 5 次观看

      随着印刷产业技术革新,图像的信息传播不再依赖于版画制作,这为版画成为限量版独立艺术媒介创造了条件。1962年西班牙大艺术家毕加索用减版方法创作了彩色油毡版画《灯下的静物》,这其实就是一幅绝版版画。

《灯下的静物》53 x 64cm
油毡套色绝版 
毕加索 1964年创作

 

      在中国,1984年云南普洱艺术家郑旭以其独创的绝版木刻技法创作的《拉古风情》获得全国美展金奖,开启了中国绝版木刻发展历程。

     《拉祜风情》 57cm × 70cm

油印套色绝版木刻 郑旭 1984年创作


       由于创作媒介限制,木刻创作的线条表现不如铜版和石版自由,但也因此木刻作品往往展现出与素描笔墨全然不同的肌理气韵。绝版套色版画是从套色木刻衍生而来的印刷形式。套色木刻通常一色一版,多版套印”,而绝版木刻是“一版多刻,逐版套印”。

       艺术家在唯一木板上刻出第一层图案,施墨拓印,随后刀锋削去下一版套色不需要的部分,再次拓印,如此历经十余次刻印轮回,最后一版套色完成时,木板已面目全非。

       这种“减版创作”手法使每幅作品成为真正孤品,再无复刻可能。
       为达到画面的不同表现效果,减版套色有两种方法,即可以由深到浅,也可以由浅到深。前者的肌理厚重,有颗粒状油墨堆积,金祥龙多采用此种表现手法;后者画面色彩更具透亮效果,如曹明凤的作品。
       泠石有幸记录了这两位艺术家的绝版套色创作过程。

 


金祥龙采用由深到浅的套色方法创作《古桥春影》
通常从第一版从黑色,到最后第九版印上白色高光
共完成12色套色



第1色 黑





第2色:深黑





第3色:紫





第4色:深咖啡





第5色:墨绿





第6色:灰绿





第7色:棕





第8色:暖紫  &  第9色:灰黄





第10色:白  &  第11色:橘  &  第12色:灰黄

 

曹明凤《春之声》绝版套色过程:

 


第一版



第二版

 


第三版

 


第四版

 


第五版

 


第六版

 


第七版

 

第八版

       减版套色技法令版画家摆脱了多版套色木刻的繁琐,可以更为轻松自由有准确地实现丰富细腻的色彩和形式,层层印墨叠加,版画家需要对颜色具有十分出色的把控力,形式之外,绝版版画的肌理效果同样值得欣赏玩味。

丝网印刷的前世今生
上一页
丝网印刷的前世今生
阅读更多
下一页
石版画的前世今生
阅读更多